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非遺技藝在少年兒童心中扎根,近日,濟南高新區康虹路小學三(2)中隊的隊員們走進泉城書房海川分館,開展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非遺面塑手工課。活動特別邀請濟南面塑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魏善華老師現場授課,帶領隊員們用指尖感受傳統技藝的溫度,用童心對話千年文化。
一抔面團傳匠心,指尖躍動悟非遺
“面塑講究‘一印、二捏、三鑲、四滾’,每一道工序都是手藝人的智慧凝結。”活動開始,魏善華首先向隊員們展示了他過去的作品。看著用面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隊員們贊嘆聲不絕于耳。
隨后,魏善華向隊員們展示由他親手調制的傳統面團。這份面團遵循古法配方,僅以面粉、糯米粉、蜂蜜等天然材料制成,既保留了面塑作品的柔韌光澤,又確保了隊員們接觸的安全性。
在魏老師的指導下,隊員們以國寶大熊貓為主題,開啟了面塑初體驗。揉、搓、壓、捻、刻……小小的面團在掌心翻飛,從最初的被面粘得滿手都是到逐漸掌握技法要領,隊員們的眼神愈發專注。
憨態熊貓現童趣,文化基因潤心田
經過兩個小時的認真創作,一只只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在隊員們手中誕生:圓滾滾的身子、俏皮的黑眼圈、懷抱著最愛的竹子,稚拙中透著童真巧思。魏善華感慨道:“隊員們的作品雖不完美,但他們對傳統技法的熱情和對細節的堅持,正是非遺傳承的希望。”
這次活動讓隊員們在動手實踐中感悟工匠精神,在體驗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當傳統面塑與童真創意相遇,文化的種子已悄然播撒。濟南高新區康虹路小學將持續深化“三引導”內涵,讓傳統文化成為滋養少年兒童成長的豐厚土壤,讓千年技藝在新時代煥發鮮活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