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還舉行了“天大國際友誼林”學農實踐基地授牌儀式。
記者從天津大學獲悉,3月30日,天津大學國際友誼林在天津市寧河區大賈莊村落成,成為3000余名留學生的“學農基地”。當日,來自五大洲36個不同國家的天津大學留學生在為期一天的“公益學農”活動中種下了130棵樹苗,預祝母校130歲生日快樂。
天津大學留學生們通過種樹祝母校生日快樂。 受訪者供圖
30日上午,天津大學近百名國際留學生在“學農導師”帶領下參觀大賈莊村農業產業園,了解中國傳統農耕機具,一起干農活,體驗松土、剪枝等日常生產勞動。現場,中外師生分組植樹,體驗合作的農耕樂趣。隨后,他們在一棵棵親手種下的樹苗上掛牌并寫上自己的名字。
經過一整天的勞作,該校建立起一片由130棵桃樹組成的“天大國際友誼林”。“我家鄉的博洛尼亞大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一,我的母校天津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這對我來說是一種奇妙的緣分。”來自意大利的碩士生米亞說,130棵樹是對天津大學130歲生日的祝福,他也會讓更多意大利人了解天津大學。
來自多個國家的學生們合作種樹。 受訪者供圖
“小樹并排生長,根連著根,象征牢固的友誼。”來自巴基斯坦的博士生阿萬介紹,幾年來,他把在天津大學的所學帶回祖國,幫助家鄉的小學、醫院、公園引進飲用水凈水系統,開展居民職業培訓,修繕公路改善交通,這些都是中巴友誼的碩果。“未來我要讓更多人認識到,大家都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受益者!”阿萬說道。
當天,天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還舉行了“天大國際友誼林”學農實踐基地授牌儀式。國際教育學院黨委書記金旋表示,學院曾多次組織留學生開展助農活動,讓大家在揮灑汗水中增進友誼,在勞動實踐中了解中國。“這些公益活動讓我們看到了勞動實踐對于培養國際學生責任觀念、合作意識的成效,由此我們決定讓這里變成留學生校外實踐基地。今后每年春耕秋收,我們都會帶學生來這里公益助農,在津沽大地留下3000余名天大留學生對母校、對中華大地最真摯的祝福和熱愛。”金旋說道。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