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空間將向周邊幼兒園和社區居民開放,實現安全教育優質資源共享。
今后,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空間將向周邊幼兒園和社區居民開放,實現安全教育優質資源共享。
模擬交通事故、模擬紅綠燈交通路口……安全教育活動空間開進了幼兒園。在上海市實驗幼兒園,一場模擬車輛碰撞的實驗中,讓孩子們真實地感受到兒童應坐在后排并系好安全帶,也“撞”出了一場安全教育的大討論。
【模擬碰撞實驗引發大討論】
安全教育活動空間里,有一個特別吸引孩子的項目,雖然每次持續時間只有短短十幾秒,但對孩子們的震撼效果卻相當大,這就是交通安全區中的模擬碰撞小實驗。碰撞實驗中的車輛速度分為三檔,通過對比小熊是否綁安全帶、有無受傷,感知乘車系安全帶的重要性。每當孩子們站立在模擬裝置前,不自覺地屏住呼吸,有的還會捂住耳朵,口中喃喃自語:“就要撞上了!”緊張感不自覺地蔓延著,等待碰撞發生的那一刻……
當大班孩子熟悉安全教育活動空間的各種項目時,更多的創意活動產生了。孩子們帶著自己的計劃來到模擬碰撞區開始了小實驗。“老師,這次我想用最快的速度,邊上還要放上一瓶礦泉水。”邊上的孩子補充道:“再放一個手機吧!”當材料準備妥當后,試驗開始了。孩子們聚精會神地看著碰撞的過程,當撞擊發生后,急忙走過去查看結果。不出所料,礦泉水瓶、手機都飛出了車外,孩子們將這些結果一一記錄,商量下一次的試驗。
碰撞實驗結束后,孩子們分享著每個小組計劃實施的情況。除了介紹試驗結果,他們還提出“我們覺得司機開車時不能看手機,也不能在車上吃東西”“如果吃東西的話,正好遇上碰撞礦泉水瓶,可能會砸到你”“萬一一個急剎車,吃的東西會噎到,也會打翻!”……安全教育活動空間的小實驗,引發了一場激烈的討論,探討各種物品的組合在碰撞中的不同反應,最后將“建議不要這樣做”的內容變成一份安全乘車倡議書。
相比大班,小班的孩子在安全教育活動空間有一節集體教學活動,以“咔嗒,系安全帶”為主線,通過游戲情境的創設,從汽車里的安全帶拓展到生活中的各種安全帶,讓幼兒在親身體驗中學會注意安全。
【“迷你安全家”里查找安全隱患點】
上海市實驗幼兒園根據園所實際情況,挖掘資源,創設了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空間。小小的“紅綠燈”區域,通過模擬一個交通路口的情景,在墻體上安裝交通指示燈,地面上呈現路口光感斑馬線,語音提醒播報的同時,地面白色斑馬線出現較柔和的紅光閃現,提醒體驗者已闖紅燈,同時配備動作傳感器,引導幼兒正確過馬路;“盲區在哪里”區域,通過地面投影出來的1:2的微縮版車輛,同時通過雷達動作捕捉實現車身周邊相應盲區被觸發后的語音及畫面提示,讓小朋友了解什么是盲區;在“標識翻翻墻”板塊,道路交通標識展示墻上,通過語音播報及各種游戲方式,翻轉尋找交通標識。
“著火了!”……通過模擬報警裝置,孩子們掌握標準的報警模式。安全教育活動空間里還有模擬逃生演練,穿過煙霧,手拿一塊濕毛巾,俯身通過逃生通道,孩子們還可以對著模擬的火焰,學習正確使用滅火器。
“安全教育的主題離不開幼兒園、社會和家庭,不同于一般走馬觀花式的體驗,針對家庭社區生活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活動空間還特別開設了‘迷你安全家’。”上海市實驗幼兒園園長顧英姿介紹說,其中配備了居家安全隱患查找實景模擬設備,比如:觸電感應器、電熨斗、插座等用電安全模擬設備,烤箱、燃氣灶等廚房安全模擬設備,以及櫥柜攀爬、香煙等居家安全設備等,通過十種隨機隱患點的查找和五種固定隱患點的查找,引導幼兒查找安全隱患,掌握居家安全知識。
教育部發布的《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指南》中,針對幼兒健康領域的生活習慣和生活能力目標,明確提出幼兒需要“具備基本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園長顧英姿說,“安全‘童’行 健康隨行”是上海市實驗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空間的項目創設理念,通過創設幼兒園生活、家庭社區生活以及社會生活中的場景,提供適合幼兒活動的專用設施設備與玩教具,希望在園孩子能在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實際操作中積累安全生活的經驗,提升每一位孩子健康生活的品質。今后,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空間將向周邊幼兒園和社區居民開放,實現安全教育優質資源共享。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