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人才成長通道,高校擴大專升本招生規模;支持和規范民辦職業教育發展,鼓勵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進入;要求全省各校將畢業典禮納入學校教育內容,并且融入傳統文化……安徽省教育廳就省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多項提案進行集中回復,透露出諸多熱點信息。
老城區近期有望在蕪湖路試點建設公共自行車項目,該項目將結...
規劃 | 4、5號線或年內開工 阜陽路裕溪路高架延伸
科技 | 首次!我國在合肥城市光纖實現量子隱形傳態
信用 | 安徽:大學生信用"透支" 或將影響評優評先進
消費 | 前8月皖限上消費品額3096.9億 網購超百億
暢通人才成長通道,高校擴大專升本招生規模;支持和規范民辦職業教育發展,鼓勵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進入;要求全省各校將畢業典禮納入學校教育內容,并且融入傳統文化……安徽省教育廳就省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多項提案進行集中回復,透露出諸多熱點信息。
■關鍵詞:職業教育穩步推進“立交橋”建設
職業教育發展,一直是安徽省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市、縣政府也將其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在省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上,農工民主黨安徽省委就提出《關于逐步完善現代職教體系的建議》,關注于此,尤其是人才成長通道的暢通。
省教育廳介紹,近年來,我省就通過探索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職業院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暢通高等職業教育與應用型高等教育銜接“立交橋”。
其中,考慮到我省高職高專畢業生學習需求及就業壓力不斷加大的實際情況,省教育廳鼓勵、支持各高校擴大普通專升本招生規模。
數據顯示,今年全省招收普通專升本的省屬本科院校由2001年試點之初的10所增加到24所,包括安徽大學、安徽醫科大學等多所優質省屬本科高校均承擔了該項任務;普通專升本招生計劃數逐年遞增,較2001年增長了3.6倍。
此外,我省還啟動開展多項高職與本科聯合培養高層次職業教育人才改革試點。比如,試點安徽中醫藥大學和亳州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培養中藥學專業專升本學生,每年安排計劃60名,為當地培養亟需的高層次中醫藥人才。
“高等職業院校學生進入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習的渠道進一步拓寬,方式更加靈活。”省教育廳介紹,將繼續穩步推進技能型人才成長“立交橋”建設。
好消息是,省教育廳將繼續鼓勵和支持各高校在國家允許的政策范圍內,適度擴大普通專升本招生規模,構建相對穩定的高職高專學生進入本科學習的“立交橋”。同時,穩步推進現有“四年一貫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工作,確保試點工作取得成效。
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職業教育
為促進職業教育發展,進一步激發活力,農工民主黨安徽省委還特別建議,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高等職業教育領域。
“一直以來,安徽就支持和規范民辦職業教育發展,鼓勵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進入職業教育領域,提供高質量特色化的職業教育服務。”
省教育廳表示,下一步,將引導民辦職業教育特色辦學,將民辦職業學校納入質量監測體系進行實時監測,引導學校將辦學的重點放在內涵建設上來,同時緊緊扭住特色辦學這個“牛鼻子”,提高民辦職業教育核心競爭力。
同時,將創新體制,激發社會力量辦學活力。各級政府將把發展民辦教育作為重要工作職責,促進社會力量以獨立舉辦、共同舉辦等多種形式興辦職業教育。
創新民辦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積極支持各類辦學主體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舉辦職業教育;鼓勵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
目前,省教育廳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已完成安徽省《關于進一步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的若干意見(代擬稿)》和民辦教育分類登記管理制度的草擬工作。
“待國家層面有關民辦教育的最新系列部署完成后,及時對政策措施進行修改完善后出臺,以促進民辦職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畢業典禮將納入教育內容融入傳統文化
每年梔子花開的季節,畢業典禮就成為各大中小學以及大學里的一場“離別盛典”。省政協委員李靜提出,希望結合中華傳統文化,改進中學生、大學生、研究生等畢業典禮儀式。
其實,我省歷來重視傳統文化教育,在大學文化建設中,注重“徽文化”品牌,設立了“徽文化”研究基地。比如,在安徽大學建有“徽學研究中心”,在安徽師范大學建有“詩學研究中心”。
在中小學階段,我省還將傳統文化滲透在中小學各學科中,通過經典誦讀活動開展傳統文化教育。
對于進一步改進中學生、大學生、研究生等畢業典禮儀式的建議,省教育廳表示肯定,“我們將結合安徽實際,把畢業典禮儀式作為教學環節、學生管理工作內容和大學文化手段,予以系統布置,鼓勵、支持有條件的高校結合實際改革創新豐富學生畢業典禮儀式內容和形式”。
其中,省教育廳還要求各學校將畢業典禮儀式納入教育內容和學校工作計劃。并且,豐富畢業典禮儀式的內容,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與儀式有機融合,學生的畢業典禮儀式也可以結合徽文化舉行,體現時代特色,具有地方特點。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使畢業典禮形式更加活潑多樣。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